眾所周知,
樹老根先枯,人老腿先衰。
這是為什么?
因為我們從出生開始,腿部就一直工作著,人一旦上了年紀,腿腳就會變得不那么靈便了,腿不好,是衰老的最早特征!
人上了年紀,但凡長壽的人,腿都有勁兒,步伐穩健,疾走如風……
既然衰老從腿開始,那就從腿開始保護吧!
人老腿先知的預兆
1、腿腳沒有原先靈便了
這是衰老的最早特征。一般40歲后,很多人感到腿腳不靈活,稍微多走點路,就像腿上灌滿鉛,發酸發脹,上樓梯也越來越費勁,沒爬幾層就氣喘吁吁。
2、做點事就腰酸腿疼
特別是中年女性,只要站的時間一長,就會覺得腰酸腿痛,咳嗽時,腿還會出現放射性疼痛。如果小腿肚出現壓痛就要注意了,說明腸胃已經開始“罷工”了。
3、走路變慢
不知不覺中,步速越來越慢,略有沉重之感。偶爾走快點,會覺得腿腳不聽使喚。過后會連續酸痛好多天,甚至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。
4、雙腿一側發涼
即使夏天也總感到小腿肚涼颼颼的,有時還覺得從臀部開始到腳后跟,中間一條線都涼涼的。這可能是久坐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的,也可能和腰椎間盤病變有關。中醫上說腰腿不分家,腿部沒勁導致腰部問題。
5、抽筋次數增多
如果不是在運動后或因為受涼而抽筋,那就要注意了,這可能是骨質疏松的表現。有些人還會出現足跟疼痛,也必須引起注意。
6、髖、膝關節疼痛
幾乎所有關節,都會隨著年紀增大而變得脆弱,特別是髖、膝這兩處關節。如果你發現在下樓梯、蹲下或跳躍時出現不適,甚至腿部有摩擦磨損、卡住動不了的感覺,說明腿部肌肉退化了,關節潤滑液分泌減少,關節已經急需呵護。
專家指出:
想要關節好,多存點兒肌肉
現代城市中長期久坐,缺乏運動,導致脊柱及關節退化、疼痛甚至跌倒引發的骨關節問題帶給我們社會很多困惑,圍繞骨關節健康話題。
目前全世界有3.55億骨關節病患者,每25人中就有1人患有骨關節炎,中老年人患骨關節炎的概率高達50%,其致殘率高達53%,骨關節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“殺手”之一,骨關節炎也并非只存在中老年人群,根據最新臨床統計,已經呈現低齡化趨勢!
專家指出,骨關節需要終身關注,中年之后除了存錢,更多的是多存肌肉,尤其是腿部肌肉,因為35歲以后,人體骨量逐漸開始流失,這種下降在女性絕經后明顯加速,因此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,而男性骨質疏松的危險性比女性高。
若體內氨糖不斷流失、直線下降,導致軟骨受損、病變,從而出現各種關節疾病。關節退變是骨折、關節病的重要原因,所以適當增加肌肉含量對于預防骨關節問題有極其重要的作用。
專家指出:
練習太極拳,提升骨骼健康
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定期檢查,積極預防,合理的關節鍛煉,堅持太極拳對骨骼肌專項訓練運動,平衡膳食,專業補充營養素,以有效的提升骨骼健康!
據統計連續6個月的太極拳練習確能減低負荷肌體(脛骨)的骨礦物質丟失率,有效地減低骨折的發生機會,另外練習太極拳能顯著改善肌肉力量及柔韌性,從而達到防治骨質疏松和預防由于摔倒而引起的早期性骨折的目的,常年從事太極拳運動,可以對骨骼肌肉運動系統形成良好刺激,有效地減少內骨礦物質的自然丟失,使密度多年保穩定,有效調節骨鈣、血鈣平衡。
好處太多
太極拳已經成為現代人運動養生的方式
太極拳松沉柔順、圓活暢通、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,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,又可避免肌肉、關節、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。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,汗流浹背卻不氣喘的特點,又能有效的保護了心臟,可以說是非常安全有效的養生運動,適合所有人群練習。
根據調查顯示,常打太極拳除了體骨密度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影響,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、對高血脂癥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,能對人的平衡能力、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冠狀動脈硬化有很好的療效,對現代人的自我意識、自信心、睡眠、懊喪情緒等方面均有改善和提高。
老年人腿有力,平衡好,不怕摔倒,精神好,壽命長,這也是很多老年人喜歡太極拳的主要原因!同樣現代白領練習會有同樣的效果,當然練習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一些事項,如病情不穩定時不宜打太極拳、掌握好運動量、遵循動作規范,量力而行,最好找一家專業太極拳館進行科學系統的練習也是不錯的選擇喲!